【平民保險王】 購買保險前必須學會的3個技巧,避免成為保單冤大頭 Post author:yosiang Post published:2022-09-10 Post category:投資理財 Post comments:4 Comments 風險像是個偷窺狂,總在我們身旁徘徊,並且無聲無息地觀察我們。雖然它不曾說話,但我們隱約能察覺到它的存在。當我們注意到它時,它不敢輕舉妄動,但當我們稍微鬆懈時,它會在旁放好陷阱,默默地等待我們上鉤。面對風險最好的方法並不是一直注視著它,而是想辦法把風險轉嫁,然而保險就是最好轉嫁風險的工具。今天小翔要介紹的是《平民保險王》,一同找尋能用平民價格,買到高保障的好保險吧~ 本書自我介紹: 作者:劉鳳和出版社:文經社出版日期:2009/11/01 實體書讓我看一下 雖說保險是最好轉嫁風險的工具但保險的種類玲瑯滿目總讓一般人霧裡看花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 此時打電話詢問保險業務員卻得到一堆聽不懂的商品把自己的腦袋搞得更加迷糊 就在迷糊與洗腦之際往往沒有真正了解商品就不小心把它簽下去 以為有買到足夠的保障直到理賠當天才驚覺理賠金少的可憐仔細回想才發現每年都在繳貴森森的保費 如果伴伴們有上述的狀況一定要仔細把底下的介紹看完直接來跟伴伴們分享本書的3個重點 平民保險王 心智圖 購買保險前必須學會的3個技巧 1. 平民買保險的雙十理論 2. 買保險的5大技巧 3. 3種處理不適當保單的方法 平民保險王 心得: 這是小翔第一次介紹有關保險的書籍,起初帶著增廣見聞的心情來閱讀本書,結果直接被作者圈粉。不僅是因為內容淺顯易懂和實用,而且也打開了小翔理財觀念的新視野。在閱讀本書之前,小翔認為「理財」的目的是為了「投資」,「投資」的目的則是為了更快達到「財富自由」,但在看完本書之後,小翔要更新一下自己的理財觀念。借用心理學大師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小翔認為最底層仍是「賺錢的需求」,再來才是「理財的需求」,下一階段則是「保險的需求」,接著才是「投資的需求」,當能滿足前面四種需求時,才有機會達成「財富自由的需求」(請見圖一)。小翔的理財觀念就像馬斯洛的理論一樣,有很多可以被質疑的地方,像是有人未必需要滿足「投資的需求」,就能達到財富自由(很會賺錢但物慾低的人),或是全職交易人的「賺錢的需求」可能就等於「投資的需求」,但在扣除上述例外之後,小翔覺得自己的理論蠻適合一般大眾(歡迎大家提出質疑打臉小翔)。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強勁的現金流(賺錢能力佳),再則如果學不會理財,就算有再多錢,也只會像破洞的米袋一樣,留不住任何一粒米。保險雖然無法讓我們大富大貴,但能轉嫁一般民眾無法承擔的下檔風險,像是家中經濟支柱突然意外死亡,或是罹癌後的重大開銷…等,都可能瞬間讓家庭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假如小翔依照舊有的想法,把「投資的需求」放在「保險的需求」之前,此時如果發生小翔上述舉例的極端事件,投資在市場的本金將可能會被提早領出來,不僅無法繼續搭乘市場長期向上的報酬列車,也有機會剛好賣在股市的低點,這樣的種況就像棒球場上的「雙殺」是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小翔會把「保險的需求」放在「投資的需求」之前的最主要原因。當今天已經滿足「保險的需求」的時候,再來滿足「投資的需求」也不會太晚,因為投資並非一兩天或是幾個月的事情,有可能是相伴我們一生的課題。想搭乘市場長期向上的報酬列車,最重要的關鍵並不是很會上下車(買低賣高),而是乖乖地坐在車上,讓列車帶著我們逐漸往山頂邁進,但它的前提是我們不急著下車(EX:不缺錢、不缺耐心…等)或是不被趕下車(EX:在市場裡活下來),以上是小翔從本書中省思後,學到的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則是「什麼類型的保險必須買」,小翔不敢說對保險的定義完全正確,但小翔比較傾向把保險定義為「以小搏大」的工具,像是生活常見的公益彩券,或是股市中用來對沖風險的選擇權。依照小翔對保險的定義,小翔比較偏好購買書中作者推薦的「消耗型」保險,因為這類型商品比較符合小翔對保險的定義—「以小博大」,沒領到保險金算小翔幸運,領到了則可以減輕小翔的不幸。「還本型」與「保本型」的商品小翔比較不傾向購買,不僅是因為它們的功效不符合小翔對保險的預期—「以小博大」,也因為付出的成本過高而放棄(本書都有詳細介紹)。小翔無法說這類型的產品不好,畢竟錯的永遠不是商品,而是買錯商品或是推薦錯誤商品給別人買的人。舉例來說,對一位需要兼職跑單的外送員來說,最需要的可能不是儲蓄險,而是能夠轉嫁車禍風險的強制險或是第三責任險,但大多數的人並不是先把該買的裝備買滿,而是先添購自己不需要的裝備,就像明明選的是戰士,結果全身穿滿法師的裝備(低防禦),卻希望自己能穿的法師的裝備(低防禦),去扛「風險」大魔王的攻擊,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接續上面的內容,帶我們到小翔的第三點「會理賠的保險未必是好保險」。伴伴們如果單看這句話,會覺得小翔腦袋怪怪的,根本在胡說八道,買保險就是希望能理賠,不然很浪費錢ㄟ,請容小翔仔細地向伴伴們解釋。小翔跟伴伴們一樣都希望自己買的保險,在發生事情之後,保險公司都能夠二話不說地理賠給受益人,但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是,理賠金至少要足夠讓家人在沒有我之後,依舊能夠穩定地過生活。如果能再加上這個條件,小翔才會說:「會理賠的保險就是好保險」,但要符合這個條件相當困難。大部分「還本型」與「保本型」的保險要達到小翔設定的門檻,就需要在生前繳極高的保費,這對小資族來說相當不容易(高保費&高保障),但如果今天購買的是「消耗型」保險,就能夠輕鬆達成小翔預設的條件(低保費&高保障),只是保費會隨著小翔沒出事而直接歸零。以上的分享是小翔自己對保險的定義與操作策略,未必一定適合每位伴伴們,畢竟我們的價值觀與生活環境都不同,對保險的看法與操作手法也會有所差異,所以希望伴伴們都能自行找尋對保險的定義與操作策略。放心,這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自己而已。最後,祝各位伴伴們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險策略,來防範生活的下檔風險。 延伸閱讀: (圖一) 平民保險王 名言佳句分享: 平民保險王 評價: 閱讀上手度: 5/5 內容有趣性: 4/5 省思及增長性: 5/5 推薦程度: 4.7/5 看完以上的內容後有什麼心得與想法都可以留言跟大家分享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領域上進步吧! 文章引用請來信索取授權,否則將保留法律追訴權。by TTOR-小翔 你的小小鼓勵 是我創作的一大動力(只要登入FB或是Gmail就能免費幫我拍5次手了,完全不用任何費用)再次感謝伴伴們情義相挺 謝謝(❁´◡`❁) 相關 Tags: 平民保險王 You Might Also Like 【灰階思考】 學習灰階思考的3大思維, 跳脫黑白思維的框架,看見黑白間的無限價值 2022-01-28 【投資底線】 想成為聰明投資人 這3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2021-05-21 【掌握市場週期】 掌握市場週期的3個祕訣,學會辨別市場時機,拉高投資成功率 2022-11-20 This Post Has 4 Comments Willow 2022-09-17 回覆 保保險真的要先做功課,規劃預算及當時的需求,以前不懂,很容易就會被話術,造成日後一直在調整保單,非常累人,謝謝版主分享實用內容。 yosiang 2022-09-25 回覆 保險真的不要沒做功課就亂買,這樣很容易買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要事先做完功課,評估自己是否需要此產品,再買都不會嫌太晚。 Jamie 2022-09-26 回覆 風險永遠在 保險是最好的後盾 透過版主分享的這本書 讓我更了解購買保險前需要具備的觀念 謝謝分享! yosiang 2022-09-29 回覆 加油 記得風險永遠都在 有能力的話,轉嫁自己無法承擔的風險,這樣才能活得更順遂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CommentEnter your name or username to comment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to comment Enter your website URL (optiona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Δ
保保險真的要先做功課,規劃預算及當時的需求,以前不懂,很容易就會被話術,造成日後一直在調整保單,非常累人,謝謝版主分享實用內容。
保險真的不要沒做功課就亂買,這樣很容易買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要事先做完功課,評估自己是否需要此產品,再買都不會嫌太晚。
風險永遠在
保險是最好的後盾
透過版主分享的這本書
讓我更了解購買保險前需要具備的觀念
謝謝分享!
加油 記得風險永遠都在 有能力的話,轉嫁自己無法承擔的風險,這樣才能活得更順遂